顾犇
最近获赠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一书一票:藏书手记》,仔细翻阅,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景。
这本书的作者杨建平先生酷爱读书,这些年收藏了不少名家签名本;他还学过绘画,给每个签名本配上了自己绘制的作者肖像藏书票。在使这批名家签名本更加珍贵的同时,他的藏书票也变得独一无二。
由于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我喜欢读书,喜欢藏书,也与藏书票结下不解之缘——不仅认识一些藏书票研究专家,自己还收藏了不少藏书票。我认为杨先生的藏书票有个性、有特点,他根据作者的创作状态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绘制相应的藏书票,每张藏书票兼具独创性和唯一性;能将阅读和绘画这两种爱好如此紧密地结合起来,殊为难得。
《一书一票:藏书手记》中收录了杨先生绘制的119张藏书票,每张藏书票都附有相应的阅读笔记,形成“一图一文”的架构。他收藏的都是名家名作,作者包括学者、官员、艺术家、作家等,覆盖面十分广泛;得到这些书,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也需要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所以我很佩服他的执着。此前,杨先生请我帮忙找过一些书,他的爱书之心令我动容,我都不好意思不尽力。他的藏书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景,加之个性化的藏书票,彰显了书与人的相互作用与深刻影响,在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会让更多人爱上书。
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书是奢侈品,一旦有机会借到,便如饥似渴连夜读完,第二天按时归还。作为同龄人,我也有类似的经历。上大学时,杨先生读的是中文系,毕业后原本想到图书馆工作,虽然最终我们没有成为同行,但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延续对书的热爱,过着“读书+藏书”的生活。这本书,唤醒了我们共同的回忆。
认识杨先生以后,我经常阅读他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他长期研究大诗人王维的“朋友圈”,以透视一代诗人的价值追求、性格偏好、处世态度,读后很受启发。在祝贺《一书一票:藏书手记》问世的同时,我也很期待他更多著作的出版。
(责编:张逸良)“爱书人的且藏且画”,《北京晚报》,2025年2月22日,第14版(五色土·知味);约1.0千字。
原文地址: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222/20250222_014/content_20250222_014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