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精选 / Selections from My Blogs

 

百老汇音乐剧欣赏之二(2014年4月28日)

 

最近又听了一批百老汇音乐剧的原声碟,都是托尼奖获奖作品,顺便写一些感想。

一、歌舞线上(A Chorus Line)

1975年的百老汇音乐剧《歌舞线上》(A Chorus Line)这出音乐剧讲述舞蹈演员的故事。"一"(One)是舞蹈演员群舞中的歌曲,描写了他们的心情。"我为爱做了什么"(What I did for love)比较抒情。

二、《绿野仙踪》(The Wiz)

1975年的《绿野仙踪》(The Wiz)被称为百老汇超级灵歌音乐剧(Super Soul Musical),大概是灵歌的"高级版"。全部都由黑人歌手演唱,独特的黑人音乐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轻松前进"(Ease on down the road)、"作为一头狮子"(Be a lion)、"回家"(Home)。有机会找视频过来看看是什么效果。

三、掌声(Applause)

百老汇1970年音乐剧《掌声》(Applause)讲述一个百老汇歌星的故事,作曲家的《伯迪再见》(Bye Bye Birdie)也很出名。

四、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

第一次听1949年百老汇音乐剧《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喜欢其中的法语主题曲"告诉我为什么生活如此美好"(Dites-moi, Pourquoi, La vie est belle...),是法国人教两个混血孩子唱的歌,其实也表现了爱情的结局。还有一段旋律貌似小号独奏"寂静的泻湖"(Sleepy Lagoon)中感觉。

剧中《迷人的夜晚》(Some Enchanted Evening)和《比春天更年轻》(Younger Than Springtime)都很抒情,已经成为经典,就不详细介绍了。美国大兵们在寂寞的小岛上驻扎,难免会产生寂寞感,《没有女人》(There Is Nothing Like a Dame)充分表现了这种心情。

土著女人唱的《巴利哈伊》(Bali Ha'i)很有诱惑力,让美国大兵向往那个迷人的小岛。

看完了《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感受到了战争和爱情、男人和女人、东方和西方、法国和美国,这些矛盾都构成了戏剧冲突的元素,音乐也好听。异国情调,改变了一个美国大兵和一个美国女兵的想法,与《蝴蝶夫人》、《西贡小姐》不同,故事结局很圆满,女兵恋爱的法国人胜利归来,男兵为了土著人的爱情战死沙场。音乐剧电影整体水平很高,难以想像是半个世纪前的作品!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视频,妙不可言:

五、《美好的小镇》(Wonderful Town)

1953年百老汇音乐剧《美好的小镇》(Wonderful),典型的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风格,还有爵士乐成份。

作品讲述两个姐妹从俄亥俄到纽约闯世界的故事。之前看过音乐会版,期待看电影版。特别好听的有"这就是爱"(It's love)、"可爱的小镇"(Lovely town),还有"俄亥俄"(Ohio)、"传足"(Pass the football)、"文静的姑娘"(Quiet girl)等。

六、睡衣仙舞(The Pajama Game)

1954年百老汇音乐剧原声碟《睡衣游戏》(Pajama Game),讲述睡衣工厂工人要求涨薪的故事,如下曲子比较好听:"我没有恋爱"(I'm not at all in love)、"一年一次"(Once-a-year day)等,不过最出名的还是探戈舞曲"赫尔南多之遁"(Hernando's Hideaway),只是第一次知道来自这里。

七、1776年(1776)

美国百老汇1969年的音乐剧《1776年》(1776),其题材很特别,讲述《独立宣言》的签署过程,有亚当斯(John Adams)、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等人物,有大量的宣叙调性质的演唱。这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音乐剧不很多见,该剧获得多项托尼奖。

八、安妮(Annie)

听了美国百老汇1977年的音乐剧《安妮》(Annie),讲述一个孤儿院里长大的女孩遇到贵人的故事,里面的主题歌是"明天"(Tomorrow)。

碰巧好莱坞再次改编成电影,2014年年底上映,现在已经有预告片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转上一层 / Back to the Previous Level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