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精选 / Selections from My Blogs

 

周末的思考:上海的记忆及其他(2010年8月15日)

 

买到《海上传奇》的碟子,是关于上海的一些故事。作为记录片,采访与上海的历史有关的一些名人的经历,反映了上海的文化。

前面部分主要是一些资产阶级的遗老遗少,还有电影明星和"老克勒"等,一些我过去熟悉的故事,但是大众只能仰视。不过,这些故事至少也反映出旧上海的一角。

中间有解放后的纺织女工,代表了新中国的工人阶级。最后是关于韩寒的部分,似乎没有看到上海的影子,不知道编剧的目的在何,只因为他是名人吗?
没有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觉得遗憾。是因为编剧疏忽?还是太敏感?还是觉得没有东西可写?80年代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在文化方面。

是该拍这样的片子了,再过几年人和物的痕迹都很难再寻找。

女主角赵涛的出现似乎有点突兀。她是采访人?是叙事者?是故事的主人公?都不是,与故事主线无关。她大概是贾樟柯的偏爱吧,都是山西老乡,贾导用她N多次了。

电影的英文名为 "I wish I knew" (但愿我知道)是好来坞作曲家 Harry Warren 1945年的作品,可以作为电影主线,当作那个年代的标签。

正好又读到大记者闾丘露薇的博文"我的上海",谈的也是上海的故事。闾丘是我的校友,她的东西看了很觉得亲切。

我觉得,大概只有离开上海,从外部看上海,才能对上海这个城市有更深的认识。

上海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城市,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独特的文化,而且进而越来越封闭和排外?我有时候也觉得很奇怪。不过,上海文化里确实有一些值得自豪的东西,进而会导致优越感进而产生排外性。在上海文化里,理性的成分比感性的成分更多一些,所以上海人比较讲究规则,办事情比较认真,从而也就使得上海这个地方的技术和经济都能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在外人看来,这些上海人的这些特征又显得又比较小气,斤斤计较,太算计。

上海人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正如有些老巴黎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一样。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有时候外人看来有点小资。

但是,如果走出上海,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全国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优越感"更无从谈起。就像美国人,在其独特的价值观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能强加给其他国家吗?当然不能。讲究规则和信用的西方发展得很好,难道不讲究规则和信用的东方就不能发展了?

每次回家,老舅都说,现在上海人住到城外去了,城里住的都是外地人。确实,在我老家的周围,住的都是外地人,做着各种各样的生意。老舅研究上海电影史,出了不少书,怀念那个年代,自然看不起新移民。而且有一些打工者不注意素质,在公共场合行为不端,更导致老上海人的侧目。

这几年,我经常在外面走,经受各种文化的碰撞,过去的那种生活方式早就没有了。再加上工作繁忙,个人生活显得越来越粗糙。相反,倒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看过去的事情。

历史总会过去。不知道再过30年,回头看上海是什么个样子。这20-30年间,上海又在经历一次移民的浪潮,他们会对上海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呢?难道以后永远是"老克勒"和"老懂经"的价值观吗?肯定不是了。


转上一层 / Back to the Previous Level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