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家图书馆举行2010年度毕业生开放式双向选择会,通俗地说就是面试求职学生。
我去文化部开会,临近中午才到图书馆,已经接近尾声。
经过那么多次的见面,参加面试的组长都很有经验,知道如何高效率地互相协作了。
上周我参加前一轮的面试,感受颇多。
我面试的习惯,是不事先准备固定的问题,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即兴发挥。
我们觉得现在的学生很能推销自己,履历表写的内容,把自己说得各方面全能,很多都是班干部,不少都有文体特长。有时候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会违背良心替学生证明。我看到这样的情况,总要多问几句,看是否属实。有时候,一问就知道是否是真话,我很不喜欢不诚实的人。
到图书馆来求职,许多人以为这里清净,可以读书,可以做研究。于是,不少学生自己说喜欢读书。好在我读的书不少,听到学生自称喜欢读书,都要多问几句:你到底读了什么书?有的同学真的喜欢读书,甚至读了艰深的哲学著作;有的则不知道什么是读书,竟然会提到《读者》之类的通俗杂志,感觉有如凤姐读书的样子。
今天有一位学生,谈到美学和诗歌问题,我就提到黑格尔《美学》中关于诗歌是艺术的最高形式的观点,看来学生还真是读过。其实,有时候问题的答案不很重要,主要是看学生的性格、诚实和反应能力。
有一个学生的电子邮件名称是格瓦拉,我就问为什么叫格瓦拉呢?你都过他的书吗?还是喜欢他的形象?
经过那么多轮的面试,录用的学生应该是很不错的了。
回想我20多年前求职的时候,如果也有这样的面试,我大概不会被录用的。时代变了,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自然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提高了。大家都喜欢用综合素质高的人,不喜欢有偏才的人。我个人认为,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人们应该对与众不同的人有高度的宽容,往往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话说回来,几次面试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就像结婚一些,谈了那么多年恋爱,也总是有离婚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会离婚就不谈恋爱,也不能因为面试不可靠就不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