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精选 / Selections from My Blogs
复旦学生=小资?(2009年3月9日)/ My Years in Fudan University (March 9, 2009)
前天在校友会的聚会上,书记已经说了我们不是“小资”。但是,这句话却勾起了我们当时的一些“小资”性的回忆。
80年代是开放的年代,一直持续着保守势力和改革势力之间的较量,这也体现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时,邓丽君的歌曲被认为是“靡靡之音”,禁止学生听。但是,数学系的学生非要听,还要放在窗台上听,弄得搞学生工作的老师到3号楼挨个查是谁干的事情,当然他们是空手而归了。明明知道是谁,但是苦于没有证据。
那时候交际舞刚开始流行,大家都认为跳舞是时髦的东东,数学系的学生也不例外,出现了“三剑客”的说法,还有经济系“七姐妹”(或“七仙女”)的故事。
记得同学中有几个弹吉他很棒的帅哥。特别是季耀华,他弹的古典吉他在全上海学生中都是数得着的。我们经常晚上坐在草地上唱歌,吉他手大概有3-4个吧。
“大家沙龙”就在3号楼旁,不过我倒不经常去。
海德格尔咖啡馆虽然很出名,但也是我走以后的事情了。
至于那个吸引全上海各个高校PPMM的歌舞厅,大概是更晚的事情了。很遗憾,没有赶上那个年代。我们当时举办舞会的时候,都没有很好的音响设备,自己提着录音机过去的。
那天在校友聚会上,听说了最近几年竟然都有在毕业前夕男生们到女生宿舍楼下对歌的场景,很是羡慕啊!还有一次竟然有男生们抬着钢琴到女生宿舍楼下,这个场面一定很不错吧?
不过,我们的学生生活中还有另一面。我前几年整理了自己的读书笔记,竟然听了那么多的讲座啊:
- 1980年10月24日:刘绍光、顾涵森(核研究所)、余云(二医肿瘤医院针灸门诊部):“一元数理论讲座”。
- 1980年12月5日:谷超豪(数学系教授):“谈数学学习方法”。
- 1981年3月13日:欧阳光中(数学系副教授):“谈教育”。
- 1981年3月24日:王庆余(历史系教师):“科技史的历史和现状”。
- 1981年4月14日:何祚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物理数学部学部委员):“中微子及宇宙论”。
- 1981年4月14日:朱润龙(《自然杂志》编辑):“人体特异功能”。
- 1981年4月24日:王身立(生物系研究生):“自然科学中的几种‘妖’的概念及负熵”。
- 1981年5月5日:陈匡时(历史系副教授):“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排外’问题”。
- 1981年5月29日:王小盾(中文系研究生):“古代的占术与相术”。
- 1981年9月11日:王身立(生物系78级研究生):“在热力学、信息论、生物学、心理学相互交叉的边缘”。
- 1981年10月6日:胡道静(国际科学技术史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中国科技古籍的发掘与整理”。
- 1981年10月9日:吴牟人(哲学系79级研究生):“催眠术漫谈”。
- 1982年2月26日:许良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爱因斯坦的贡献及思想”
- 1982年4月2日:方励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研究室教授):“宇宙结构”。
- 1983年3月24日:陆全康:“等离子体物理”。
- 1983年3月31日:王元:“哥德巴赫猜想”。
- 1983年4月7日:须重明:“天体物理”。
- 1983年5月10日:苏汝铿:“大数之迷”。
- 1983年5月12日:项武义:“微分流形与黎曼空间”。
- 1983年5月18日:项武义:“李群与变换群”。
- 1983年5月19日:项武义:“对称空间”。
- 1983年6月15日:倪光炯:“从经典物理到近代物理”。
记得那次何祚庥的讲座,教室爆满,临时改地点到大礼堂。大礼堂没有准备,讲座就在黑暗中开始,讲了半个小时以后,电灯才打开。那次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转上一层 / Back to the
Previous Level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