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真荐书26 | 一堂生动音乐史和音乐知识普及课

本期推荐人:国家图书馆 顾犇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

扬·斯瓦福德 著

韩应潮 译

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0.1

这是我一直期待中的书,终于出版了。青年时代,我最早听的交响曲,就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工作以后,我曾经迷恋贝多芬的奏鸣曲。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表达了实现人类大同的理想。

罗曼·罗兰说过,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我们读伟人的传记,大多数都有这样的目的。可是本书作者自己说,撰写本书是因为“纵然他的天赋惊人,仍要把他还原为人”。 作者指出,“浪漫主义者认为天才是一种超人,能够想像和具体化比实际世界更宏伟、美丽、崇高、恐怖的世界。实际上,在晚年已被视为典型浪漫主义天才的贝多芬过着另一种生活。其中有些领域是高尚、崇高、难以比拟地美丽的。其他则是厌世、妄想、理性和道德低劣的。作为启蒙主义者,他相信理性,但在日常生活中他越来越迷失于非理性。”

贝多芬多年以来受过的折磨包括耳聋、结肠炎、风湿、风湿热、斑疹伤寒、皮肤问题、脓肿、各种感染、眼病、感染性动脉炎、黄疸,以及最后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贝多芬在感情生活中历经磨难,很少有女性喜欢他的外表;他的脾气、完全自我中心、丑陋、慢性病、令人恐惧的热情,是大多数女性所不能接受的。而且,他为了养家,监护侄子,也耗费了不少精力。

贝多芬的成长,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他深受康德的哲学、共济会的兄弟理想、光明会的教义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和相关艺术作品、拿破仑时代的战争和由此萌生的希望及其毁灭、以及英雄和开明专制时代的结束,无不在他的作品中留下烙印。 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个人努力、各种磨难,综合因素造就了这个旷世奇才。

作者一改其他传记的写法,不是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而是在介绍贝多芬生活和工作的事件之后,总有一章专题介绍重要的作品,让意犹未尽的读者如愿以偿。附录有贝多芬的曲式介绍,书后还有索引,便于研究者深入分析。

贝多芬随手写了几首短小的卡农曲,歌词都是"Ars longa, vita brevis",我觉得“人生朝露,艺业千秋”这个翻译最能表达我的心情。在大师诞辰250周年之际,阅读这本厚重的书,是一个很好的纪念,也使我们得以更全面地诠释大师的作品。

《论巴赫》

阿尔伯特·施韦泽 著

何源、陈广琛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 本书作者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伯特•施韦泽,涉足哲学、医学、神学、音乐四种不同领域。他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自然有其独特的角度,他人无法超越,是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必读经典。

在巴赫的那个时代,每个音乐家或多或少都通晓乐器制作的工艺;同样,每个乐器工匠也毫无例外地能弹一手好琴。他自学成才,他始终拥有一颗开放的心,去接受新的发明创造。虽然他对用科学或美学阐述的音乐理论毫无兴趣,但只要涉及练习和实践,他都对每个细节给予足够的关注。他对乐器构造也十分感兴趣。 作者论证了巴赫作品的来源、他的管风琴作品、受难曲和康塔塔,分析了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特别因为施韦泽本人从事管风琴演奏,所以书中讨论管风琴作品的篇幅占很大的比例。管风琴这件乐器的全面、丰富、复杂,能将巴赫在创作上力图包罗万象、诠释一切、穷尽一切的理念完美呈现出来。所以,施韦泽站在管风琴家的视角理解巴赫和其创作就显得很有说服力。

此外,施韦泽对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进行了推敲与讨论。例如,在谈论《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时候,作者指出:“我怀疑巴赫不可能只让一位乐手演奏这类小号声部。艾希博恩提醒我们注意那时候乐队使用的小号数目,并推测几个小号演奏家共同分担困难的乐段,每人演奏一小部分。这个猜测很可能是正确的。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它本身是很可取的。要求一个小号演奏家从头至尾独立演奏一段巴赫的音乐简直不人道。如果只考虑艺术因素,我们应该使用两个小号手,因为只要一个管乐演奏家稍稍感觉疲劳,就无法保证高音区的音准。”

作者指出,巴赫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努力为他那些伟大的作品赢得认同,也并不期盼他的作品被人们熟知。因此,那种神性的光芒依旧保留于他的作品之中。 这样一部巨著,不仅在理论上有高度,对于音乐演奏来说,都很有指导意义。写作于一个世纪前,直到现在才有两位中文译者问津,实为不易。贝多芬说,“他(巴赫)的名字不该是巴赫(德语意为“小溪”),而应是大海,因为他那无限而永不衰竭的和声与组合资源。”我想,《论巴赫》可以作为我们遨游大海的罗盘。

何谓懂音乐(增订版)

杨燕迪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 这是杨燕迪教授的文集,汇集了他在各种报刊中发表过文章,有通俗随笔,也有音乐学、音乐教育等方面的理论思考,还有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回忆片段。 其中有一篇《“误入”音乐》讲述了他自己进入音乐这个行当的故事,之前都听他本人和他的同事讲过多次,终于读到详细的版本。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当文艺兵,还因为对文学的爱好被父亲暴打一顿。我想,对文学的爱好一直伴随着他成长,所以他才会成为音乐学家,不过他却自称为“专业乐迷”,文集中还有专门的论述。

在《听昆德拉谈乐(上)》一文中,作者写道:“昆德拉不知应算作从乐人,还是乐迷?看他对音乐的深入了解,足以和任何一个富有修养的专业音乐家媲美;但毕竟他的职业是小说家,而且还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所以应归为‘文人乐迷’。和一般乐迷有些不同,‘文人乐迷’自身是艺术家,具有艺术家的灵性和感悟,目光犀利,思路清晰,再加有如神助的一支妙笔,音乐在他们的谈吐中因而获得了别具一格的气息。甚至,‘鸣响’出从未有过的‘弦外之音’。”

其实反过来看,杨燕迪教授从事专业音乐工作,却又爱好文史哲,并写得一手好文章,还有大量的译著,也可以说是“乐迷文人”,或者说是“乐人”中的文人。 期待杨教授更多的美文问世。

《音乐欣赏随想曲:在音乐大海中捕捞“漏网之鱼”》

徐家祯 著

海豚出版社,2016.11

海豚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随想曲》,用纸考究,印刷精美,图像清晰度高,而且还是毛边书。读几页,裁几页,很独特的感受。 一个旅居澳洲的学者,宁静、祥和的生活气氛使他能更专注于爱好,而其文学修养,则使他能把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古典诗词进行联想对比。作者不识乐谱,不会乐器,却是音乐发烧友,尤其喜欢单簧管音乐,有比较全的收藏,不少篇章与此相关。特别是电影《走出非洲》里的配乐,是作者津津乐道的,甚至联想到王维的诗句和大英帝国日暮西山的苍凉感。

作者也提到了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提到了赵鑫珊、辛丰年、丰子恺。他说:“我想,音乐是否也是一座三层的大厦呢?第一层是‘旋律-歌唱’的音乐,第二层是‘情感-哲理’的音乐,第三层是‘智慧-创新’的音乐。”读着读着,我却想起了黑格尔《美学》里的有关段落。

作为严谨的学者,谈到夜曲时,就会对夜曲的来龙去脉进行一番考证,甚至还分析了不同语言“夜曲”的用法。在谈到多布尔津斯基的夜曲时,竟然还能读到中国古诗的感觉,乡曲北宋诗人王禹偁的《村行》和其他古代诗词。每一篇文章的写法也都如此,有作品、作曲家、乐器的详细介绍,自成一体,对于外行人来说读起来也不费劲。一些文章还穿插了自己的经历,各种音乐设备的演变,也是技术史的回顾。

中国音乐爱好者的绝对人数很多,而相关书籍却少见,所以本书是很值得一读的。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

S.钱德拉塞卡 著

杨建邺、王晓明等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本书收入了著名天体物理学家S·钱德拉塞卡教授的七篇演讲,阐述了作者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以及科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

书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1975年的诺拉和爱德华·赖森讲座《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这个讲座的名称也成为本文集中文版的书名。

作者认为,莎士比亚、贝多芬两人早年克服生活危机的方式,他们不断成熟的思想,他们的创作和全部生活的有机结合,他们生命后期的伟大杰作,甚至在《暴风雨》和四重奏16号中显示出的告别心情,所有这些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科学领域中同样达到高峰的牛顿的创造模式,却与他们不同。但是,他们三人都有共同点,就是对美的追求。和谐之美,都体现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钱德拉塞卡认为,追求科学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

其实,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学科领域,或者是在艺术创作领域,做到一定的高度,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都会思考创造力的问题,还有对和谐之美的赞叹。作为科学家,作者能涉猎全然不同的领域,找出共同的规律,令人佩服。

《数学与音乐的创造力:捕捉未知与无形》

中岛幸子 著

黄晶晶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9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再现数学与音乐知识的发现思路,从数学和音乐的各自角度讲解了两门学科的本质精神,并由此阐释了两者之间的奇妙关联和各自的“创造”方法。

看到作者简介,就知道她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了:中岛幸子,爵士钢琴家、音乐家、数学家。早年学习钢琴、作曲,初中二年级开始专注投入数学,1996年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印度大会金牌,1997年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阿根廷大会银牌,是日本目前唯一的女性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大学研究数学(数论、表象理论)的同时开始接触爵士乐(即兴演奏),大学毕业后开始音乐公演,现从事钢琴作曲、数学研究、讲师等工作。在数学与音乐的体验结合中,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可能性。2013年发表 TED演讲 Composing your own Music, Math, and Life! 著有《ζ的世界》《写给大家的微积分》等,发行钢琴专辑REJOICE。

通读全书,前面主要论述数学,用了二百多页的篇幅讲趣味数学问题;后面主要论述音乐,重点讲述了作者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特别讲述了音乐节拍与数学的关系、乐器制作中的数学、音阶中的数学关系,还有泛音、振动频率和三角函数。通过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音阶表,可以看出音乐与数字和宗教之间的联系。

在书的后半部分中,作者总结了数学和音乐之间的共同特性,并且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来描写这些特性:

“音乐是自由的赞歌,是生之喜悦,是人生的凝聚。”

“数学和音乐正是世界性的语言。它们与英语、西班牙语、中文一样,不对,是比这些语言更加普遍的语言……数学和音乐能够把即使不会说英语的人们也紧密联系起来。我通过音乐,与他人畅谈人生,度过了快乐的时光。有一种可以不受国家、人种、历史、场所、文化和时代限制的感觉,这真是太奇妙了。”

这不是一本理论研究的专著,而是用通俗易懂且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讲述数学和音乐的通俗读物,还有不少有趣的插图,是一本我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有特色的好书。我想,在科技与人文艺术日趋融合的时代,我们读这本书应该会有新的体会。

《乐舞人生:卞祖善八十感怀影集》

中央芭蕾舞团 主编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很荣幸收到著名指挥家卞祖善老师的签名版自传影集。阅读画册的同时,犹如过电影般地了解了卞老师的一生,特别是在芭蕾舞音乐中所作出的贡献。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芭蕾舞的喜爱比现在更多,一票难求。那时,芭蕾舞演出可以说都是具有标志性的文化事件,而卞老师都是这些事件的主要参与者。

著名的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一代人的红色记忆,现在已经成为经典作品。其中的音乐部分,也是当年的“流行音乐”。卞老师提到,“我虽然最初是这场‘芭蕾革命’的‘局外人’,但我仍然是这场‘芭蕾革命’成功之后的受益者。不仅如此,演出《红》剧成为我指挥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卞老师聊天,感觉他对俄罗斯和前苏联作曲家的作品非常熟悉。特别是柴科夫斯基、格林卡、格拉祖诺夫、阿鲁秋年、马恰瓦里安尼等,还有我国作曲家施万春,都是他推崇的人物。

难能可贵的是,画册里面有他年轻时候在北京图书馆门口的留念(1978年),还有和任继愈老馆长的合影(2003年7月),看上去音乐家也有图书馆情结。翻译家高莽的速写肖像,也是文人圈内出名的,竟然也有卞老师的份。

卞老师自述:“音乐与我本无缘,是音乐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音乐,音乐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个性。音乐是我的上帝,我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和热忱的传教士。”

《音声之道》

瞿小松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2

瞿小松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才子之一,还因为刘索拉的小说而受到更多的关注。读本书之前,我听了他的讲座。他关注的不仅是音乐,还涉及了历史上托尔斯泰、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等人对非暴力的理解和实践,涉及十字军东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文革等事件中人类互相之间的伤害,涉及人类对自然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还涉及人类为了所谓的进步而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导致原生态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消失。

他引用了一位德国学者的话:每一个人都应该反省人性中的兽性和暴力倾向。

在《音声之道》中,他还提到了“虚幻的‘主流’”。他认为,所谓“主流”这个概念也是一种暴力,因为是排他的。如果说交响乐是高雅音乐,那么这种观点会造成仰视,认为其他音乐都是低俗的。他认为,要平等看待所有文化,更多包容。中国有长江、黄河,其他国家也有河流,无所谓哪个是主流,哪个是支流。每个文化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要海纳百川。

他认为,宗教音乐是自娱自乐的,不排他的。格列高利圣咏的作者都是修士,无功利性,却具有非常安静,也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他认为,无知导致傲慢。想天想地,无限的宇宙,人极其渺小,无法傲慢起来。音乐学院那口井里的东西太丰富,使人很容易就傲慢起来,而不想见一下井外面的事物。他们自认为高雅,他们学的主要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的职业音乐家的作品,而把其他音乐都给排斥掉了。例如,听到印第安人的音乐就顿时感到热血沸腾,犹如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狗看到了真正的野性都想做狼了。

《我的第一本爵士乐》

德克•苏特罗 著

陈霞、程雪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11

爵士乐的历史超过百年,包含众多音乐类型和无数的艺术家。中国听众经常会无意中听到爵士乐作品,但却很少会主动去了解它们,而且爵士乐的演奏还不容易被普通人掌握。这本指南简单明了地介绍了爵士乐大师和他们的音乐——从艾灵顿公爵、查理•帕克到温顿•马沙利斯,可以从中了解到爵士乐的历史、厂牌、唱片、演奏方法等各个方面。

本书首先介绍了爵士乐基础知识,然后介绍了爵士乐大师和爵士乐的进化史、爵士乐流派(从大乐队爵士乐到波普爵士乐)的区别、著名爵士乐艺术家,带领读者领略爵士乐音乐会,最后还给未来的爵士乐手们提出一点有用的建议,帮助读者踏上专业的乐手之路。书末附上了爵士乐专辑推荐列表。

《邮票中的音乐世界》

李近朱 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8

这是一本邮票画册,收入1889年世界上第一套音乐邮票以来一直到1999年,全世界近百个国家发行的与音乐家相关的邮票,涉及370位欧美世界级大师和243篇杰作。编著者李近朱是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196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多年来耕耘于电视、音乐、集邮这三个领域。

全书分为音乐大师、音乐名篇、音乐之旅三部分,最后还有三部分的索引,便于读者按内容检索。

音乐大师部分按年代排列,从16世纪前一直到20世纪。所提到最早的音乐大师是10世纪的圭多,意大利1950年发行纪念邮票一枚。20世纪的音乐大师包括:阿姆斯特朗、阿劳、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伯恩斯坦、卡拉斯、萨瑟兰、帕瓦罗蒂、梅塔等人,也包括冼星海(1985年中国)和聂耳(1982年中国)。

在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之际,我当然要关注贝多芬的形象。书中收入的几千张邮票中,要算贝多芬最吸引眼球了,分别归入音乐大师、音乐名篇、音乐之旅的有100来张。 最早的是1889年德国阿尔托纳地方邮政发行的贝多芬纪念邮票,而后是奥地利、德国、塞内加尔、尼日利亚、萨尔瓦多、加蓬、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摩纳哥、希腊、捷克斯洛伐克、布隆迪、阿尔巴尼亚、马尔代夫、多米尼加、多哥、圭亚那、格林纳达、印度、卢旺达、法国、达荷美等国家在不同时期发行的贝多芬纪念邮票。

在音乐名篇这部分里,收入了1970年匈牙利的贝多芬的《小奏鸣曲》邮票、1974年达荷美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邮票、1978年格林纳达的贝多芬《田园奏鸣曲》邮票、1970年苏联的贝多芬《热情奏鸣曲》邮票、1990年比利时的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邮票、1985年卢森堡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邮票、1970年塞内加尔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邮票、1970年民主德国发行的《命运交响曲》主题邮戳、1977年多米尼加的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主题和《威灵顿的胜利》主题邮票,还有摩纳哥、墨西哥、尼日利亚、匈牙利、直布罗陀等地发行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主题邮票。

本书印刷讲究,装帧精美,而且还包含了各种类型的肖像,要收集全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浏览全书,也是一堂生动音乐史和音乐知识普及课。


《启真馆图书》公众号,2020年5月8日;约7千字。(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BtDZQVLU8IZWPUUGe1du8Q


转上一层 / Back to the Previous Level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