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经过11年的发展,在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管理作用,但依然存在集中性和分散性管理的问题、标准统一问题和软硬件的制约。今后,将依托新系统,细化用户等级,拓展国际化服务,开拓新服务,尝试跨行业编目共建共享新模式,扩大资源共享范围,推动编目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数据品质。参考文献3。
关键词 联合编目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 共建共享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成立于1997年10月,其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和管理图书馆联机联合编目工作,运用现代图书馆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将各级各类图书馆丰富的书目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实现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降低成员馆及用户的编目成本,提高编目工作质量,避免书目数据资源的重复建设,实现书目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1]。
该中心为非赢利性机构,依托于国家图书馆及各成员馆。采用中心——分中心——成员馆的组织模式,实现联合编目中心的科学管理与持续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工作实践,联合编目中心书目数据的使用单位已超过1,000家,成员馆的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到600多家,并且成立了广东省分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分中心、四川省分中心、天津市分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分中心、辽宁省分中心、浙江省分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吉林省分中心、黑龙江省分中心、少年儿童图书馆分中心等共计12家分中心。各分中心、成员馆在联合编目中心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调全国联合编目工作,确定各项管理办法[3]。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全国中文书目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特别是最近两年来,联合编目中心加大数据上传力度,严格控制数据质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以及周到的服务。除了为用户提供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据以外,中心还提供了包括中、西文期刊书目数据库,台港图书书目数据库、民国图书书目数据库等20多个数据库。除了加强数据建设以外,联合编目中心还注重编目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培训、业务交流、业务论坛等诸多方式为编目人员提供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平台。
运行初期,国家图书馆的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直接发展用户,亲自下基层走访,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由于中心人力有限,无法及时覆盖全国各地的用户,发展速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加快用户发展速度,调动地方图书馆的积极性,中心从2000年开始成立分中心,大大增加了用户数量,也为基层用户提供了更细致的服务。
在初期发展阶段,联合编目中心采用公司经营模式,在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公司下属的图新书目数据中心以商业模式经营数据。在当时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采用这种模式调动了市场人员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分中心和成员馆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联合编目中心能在短时期内有比较快速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之下,运行了六年,发展了10个分中心和500多个成员馆,1,000个用户。
公司经营的模式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市场开发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分中心在市场机制下也努力发展用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心——分中心——用户的服务体系。但是,公司经营的模式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国家的投入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公司的赢利不能及时投入扩大再生产,有竭泽而渔的倾向。
同时在这个时期内,国内许多图书馆为了达到各种目的,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联合编目中心。形成竞争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事业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了效率低下和国家资金的浪费。
2004年国家图书馆机构改革以后,突出公益性服务的宗旨,联合编目服务从市场经营转为公益服务,联合编目中心的服务机构从公司机制的书目数据中心转为图书采选编目部内部的一个组,国家图书馆在经费上给予充分的支持。经过三年来的运行,基本上理顺了中心和分中心之间的关系,加强了中心和分中心的业务指导作用。2007年,全国联合编目中心成立了黑龙江省分中心和少年儿童图书馆分中心,进一步体现了公益服务的特点。
与此同时,联合编目中心推出了新的价格政策,进一步体现了公益服务的宗旨,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在业内产生了良好的凡响,用户年下载量已经达到200万条。联合编目中心还开通了业务讨论QQ群,中心的校对人员和技术人员实时在线解答成员馆和数据用户的业务咨询。2007年,联合编目中心开始与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沈阳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共同进行回溯数据的整合,以满足少年儿童出版物书目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国家图书馆在联合编目上的经费投入越来越大,并从2005年开始启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全国联合编目项目。项目参与人员来自国家图书馆的各个相关部门,包括图书采选编目部(后中文采编部)、数字图书馆管理处、业务处(后业务管理处)、自动化部(后计算机与网络系统部)等。经过了两年的调研,起草了项目需求书,于2007年9月提交以色列艾利贝斯公司(Ex Libris)开发,2008年5月基本完成。该新系统模块的完成和启用之时,也是国家图书馆新馆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建成之时,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对业界服务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联合编目中心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在联合编目中心成立初期,主要以其他图书馆利用国家图书馆的数据为主,分中心和成员馆处于被动利用的地位。自实行公益性服务以来,联合编目中心积极鼓励成员馆上传数据,这样既促进了基层编目人才的培养,也大大提高了书目数据的时效性,实现了真正的“联合”与“合作”。很显然这两种运行模式各有利弊,如果仅以国家图书馆的数据为主,比较容易保证数据标准统一,联编中心的数据质量比较有保证,但是不利于分中心和成员馆的编目人才队伍建设,难以体现“联合”,无法发挥联合编目的真正作用;反之,如果上传成员馆较多,可以大大降低编目成本,提高编目效率,但是可能由于对编目规则的理解存在差异,编目水平高低不同,容易导致联编中心的数据质量良莠不齐,从而降低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市场影响力。因此,怎样处理好联编的集中性和分散性的问题是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关注的重点之一。目前,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主要还是依托国家图书馆和分中心,本着“相对集中,鼓励分散”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发展和培养高水平的上传数据馆。同时进一步开展标准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从源头解决问题,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各个图书馆的标准不完全统一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俗语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文献编目工作来说,“标准化”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要想搞好联合编目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那是寸步难行。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推动成员馆之间统一编目标准。1998年5月11-14日召开了联合编目标准制定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熊光莹、段明莲、纪昭民、叶奋生、吴开华、胡广翔、周升恒、朱岩等编目专家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广东中山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等成员馆的代表参加。会议期间,代表们以联合编目中心提交的《中文普通图书机读数据处理细则(讨论稿)》、《中文图书主题标引工作条例(讨论稿)》、《中文图书分类标引工作条例(讨论稿)》以及《中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中文图书机读编目和书目数据结构的有关规则(讨论稿)》为基础,对有关著录及标引规则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与会代表们认为,网上编目所依照的标准应是:《中国机读目录格式》(WH/T0503-96)、《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文献著录总则》(GB3792)、《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以及其它有关标准等[2]。
尽管当时大家对著录规则、主题和分类标引规则以及CNMARC格式的具体应用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编目对象的变化,以及许多规则的修订等多方面的原因所致,目前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标准化问题仍然不尽如人意,像规范控制等新增业务也无统一的标准。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今后将借助其广阔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气氛,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让国际标准能包容中国文献,也让中国的标准与国际接轨。既加强与国内同行有效沟通,达成共识,也积极关注国际动态,全力推动标准的统一问题。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用户数不断扩大,使得原有的计算机系统硬件已无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经常出现死机、数据传输中断等情况。另外,现有的软件功能也无法满足要求,如成员馆上传数据后如发现错误再修改无法将原有数据覆盖、无法显示书目馆藏信息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了联编中心的数据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翘首以待Aleph500系统18版联编模块的启用,以焕然一新的软硬件系统为广大用户提供现代化的服务。
2008年新馆试运行初期,基于Aleph500系统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联合编目子项目的开发也即将完成。Aleph500的联合编目模块,是由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负责,由相关业务部门参与的一个工程项目,历时两年多,经过对全世界各种类型的联合编目系统的考察和调研,确定了我馆联合编目的功能需求。它将与国图的编目模块紧密结合,基本上实现数据的实时交换。同时,该模块也将考虑成员馆的馆藏信息,在中国国家书目的基础上,努力形成一个全国联合目录,为今后的馆际互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将充分有效利用国家资金投入,立足于公益性,认真做好普通图书馆用户、分中心用户、商业用户及其他用户等不同层次用户的分级和评估工作。我们计划根据用户级别不同采取不同的政策,以保证国家投入资金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目标是,鼓励公益性服务机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利用我们的数据,鼓励数据上传,从而节约行业成本,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收入投入再生产,使编目中心走上良性运转之路。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调动分中心和成员馆在业务研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积极性,明确责任,实现分布式的管理,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共享。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今后将依托成员馆的人才优势,密切关注编目理论发展前沿,开展有系统有组织的培训和交流,以培养高素质的编目人才。同时组织各馆专家根据国家标准、业界规则、国际标准积极制订或修订联编用户手册,保证联合编目工作有法可依。我们将积极参与国际图联的活动,组织馆内外专家介入国际标准的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我馆编目工作和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工作细则,实现各个层面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将加强编目员认证及评估工作,以提升数据品质;并依托联编数据质量优势,积极开展CNMARC和MARC21等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工作,力争将中文书目数据上传到国际上有影响的联机目录中,并积极推动将目录嵌入到Google等有影响的网站,以便更符合广大公众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图书馆目录利用率,并以期借此能开拓更广阔的数据应用市场。
在全国联合编目中心成立初期,我们曾经有不少海外的用户。我们争取在近年内逐步恢复对海外用户的服务,在标准化的基础上,首先向国外图书馆提供CNMARC (UNIMARC)格式的数据。然后,我们还要逐步考虑将编目数据转换成MARC21等其他格式的数据,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据库是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优势项目。除了保持优势项目以外,全国联合编目中心还将积极开拓学位论文、少儿文献、电子资源等新的服务内容,扩大资源共享范围,提升全国联合编目中心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因此开拓国家图书馆编目外包的新途径。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自成立之初一直着眼于图书馆行业内部的书目资源共享,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跨行业的编目共建共享工作成为可能。长期以来,出版社、书商和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近几年来,国际图书馆编目界普遍关注图书馆编目工作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问题,美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图书馆已经做出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与此同时,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也已经开始尝试与出版社、网络书目供应商的合作,尽可能的利用上游书目,打造社、店、馆书目一体化的共享模式。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跨行业整合书目数据,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我们也将考虑优化内部工作流程的问题,努力减少重复工作环节,加强质量控制意识,节约社会成本,同时还力争能够提高书目上传速度。
2008年是新馆开馆之年,也是数字图书馆工程全国联合编目子项目完成和实施的一年。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在我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指导下,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各个相关行业加深交流的今天,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机遇。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工作一定能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图书馆之间、跨系统甚至跨行业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一定能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在公益服务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将努力扩大联合编目中心的影响范围,使得更多的图书馆通过资源共享获益。
1 容坤. “中国联合编目中心”研讨会纪要[J].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8(1):138-139
2 杜红卫. 联合编目标准制定工作会议召开[J].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8(2):139
3 胡秋玲.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召开工作会议[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0(4):93
(顾 犇 研究馆员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主任;王 洋 馆员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副主任)
收稿日期:2008-05-26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与王洋合作) (Online Library Cataloging Center: Historical Review and Future Perspectives),《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3期(总第65期),第72-74页;约6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