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蠹语》/顾犇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定价:100.00元
看点
本书生动具体地记录了作为图书馆人的作者的生活状态和工作情况,展现了图书馆事业的勃勃生机和图书馆人的精神风貌。同时,本书中有关于学术研究和采编工作的内容,对于关心图书馆事业的读者也会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乍看书名,竖排的"书山"和"蠹语"两词令我亲近,尤其"蠹"字跟书籍联系紧;再看著者"顾犇",称得上图书馆界的"大咖";而封面的漫画也令人目光久视———地球上耸起一座书山,蜿蜒而上攀登至峰顶,有个人在伏案攻书;右上角的一只眼睛与我对视,仿佛传达出心有灵犀的共鸣。就这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书山蠹语》吸引了我。
捧起来,沉甸甸的 40万字。因为不是鸿篇大作,只是博客精选,读起来倒也轻松愉快。作者分五个部分,记下了2005至2011年间的所做、所见、所思、所学、所研。读完全书,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可敬、可爱、有趣、有识的馆员形象。如今怎样做个赢得社会尊重的职业图书馆馆员?为何说工作繁琐的图书馆不是图舒服的馆?作者博客日记提供了翔实的注解。权且当成书末后记的全根先先生《一个博客一个世界》的读后感,更是读出了博客产生的意义、图书馆人的历史、新时代馆员的使命。
读书的喜感来源于作者介绍了读者想知道但不知道的知识;表达了读者想说但不会说、不能说的观点。本书不仅让图书馆编目人员身临其境,自认都是一个"德行":认真,仔细,刻苦,耐劳,特别对图书馆界现存一些现象提出了质疑,虽是短短的"博语",但发人深省。我对作者的敬佩如同对"皇帝新装"里说真话的孩子!
比如,作者对"编目外包"的质疑。"确实,编目工作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图书馆领导往往视而不见。"
比如,作者对"创新"的认识。"觉得这个很好的术语给用滥了","创新不是简单地否定前人,也不是用一些新奇的想法做无用的事情。如果一个杯子是圆的,我们做一个方的杯子,当然是创新,但是这对社会有多少价值?"
比如,作者对"学术垃圾"的无奈。"大家一定会有机会写很多文章,从而为今后的职称评审创造条件。凭感觉估计,专业期刊中有 80%以上都是信息垃圾。"是的,评职称要写论文,想增加工资要评职称。可"评职称"的本义是什么?"写论文"的目的又是什么?行政权威下的职称,功利诱惑下的职称。有职称但不称职,有论文但没能力,大家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
合上本书,想起了图书馆界的许多名博主如吴建中、老槐(范并思)、西北老汉(杨玉麟)等,他们的博客兼有历史记忆和学术沉思价值。 2008年 10月 24日,老槐长达4年的博客停止更新。除了吴建中先生出版过《建中读书博客日志》外,笔者没有看到其他博主的博客专著。国图出版社如果以图情界的名人的博客为选题出一套丛书,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
《图书馆报》,2014年12月5日,A22版。
原文地址:http://m.xhsmb.com/20141205/news_22_2.htm
Updated 12/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