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界口述史的一部力作——评《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员的视角》

 

□顾犇(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中国记忆资源建设总审校全根先撰写的《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员的视角》近日已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对于中国口述史界特别是是图书馆界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千百年来,图书馆一直履行着保存与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功能,同时图书馆本身亦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改变自己的面貌、拓展自己的职能。当代图书馆面貌与职能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记忆功能的回归,即不再满足于作为一个文献保存与传播的文化机构,而是主动地投入到活态的口述文献的抢救与记录之中。

口述文献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自然与口述史学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口述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历史学家A•内文斯创建了历史上第一个研究口述史的专门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这是现代口述史学诞生的一个标志。此后,口述史学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来。

口述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远远超越了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可以说图书馆一直是口述史项目的重要探索者、实践者。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尤其是国家图书馆,相继启动了国家记忆工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美国记忆”、英国国家图书馆的“国家生活故事”、德国国家图书馆的“我们的故事——民族的记忆”、荷兰皇家图书馆的“荷兰记忆”、日本国会图书馆的“日本年历”、新加坡图书馆管理局的“新加坡记忆”等,当然还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中国记忆”。

目前,中国图书馆界业已开展了多个口述史项目,成绩喜人,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不过,总体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对口述史学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口述史采访水平参差不齐,口述文献整理缺乏规范,口述史采访成果发布相对滞后、共享程度不高等。因此,全根先此书的出版,非常及时,为当前图书馆界开展口述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具有借鉴性、操作性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我与全根先是同一年到国家图书馆工作的。数十年来,他尽管工作岗位曾有过调动,但是,始终在学术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在什么岗位,他就会钻研这个岗位的工作,并取得不俗的成绩。本书是他担任中国记忆资源建设总审校以来研究与实践深入思考的成果。本书所收文章二十余篇,包括他五年多来撰写的口述史学论文、口述文稿、访谈心得与感悟等,并附有两篇接受媒体采访文章,内容丰富,文笔优美,可读性强。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当代发明家、“五笔字型”发明人、“改革先锋”王永民先生为本书撰写序言,两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科学家的序为本书增色不少!


《图书馆报》(China Library Weekly),2019年11月29日,第19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126)


转上一层 / Back to the Previous Level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