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感悟

 

书业黄昏,书痴何在?

 

■顾犇
 


最近读了几本书,都是关于书业的,不由得产生了一些感想。北京大学图书馆采编部主任陈体仁先生翻译的《书店的灯光》,早就听说,但是最近才读到,而且是用半个月的零碎时间读完的。

这不是一部学术著作,也不是小说,而是一个从小在书店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书商,用朴实的语言写出的经历和感受,包含了不少书业的知识和掌故。

该书描写了作者如何培养起对图书的热爱,如何走上书商的职业,如何经营自己的书店,还有他在各地书店的见闻。当然,里面还不乏与图书有关的知识。

书的结构不是很有条理,总体上随着思绪随意漫步在书的海洋,表现出作者对书的热爱和对书业的熟悉。读者似乎看到了书海中的风景,也领略了海岸的奇观。

在国内外文图书采访业界,陈体仁先生是这一代人中的元老了,对书业十分熟悉,所以翻译起来也得心应手。对于这本书,他不仅是翻译,还作了大量关于人物和事件的注释(原文没有注释),透出了译者的扎实功底。

文中有许多对文字的解释,也很有意思。例如,作者认为德文中“书店”(Buchhandlung)一词很恰当,建议英文也把“书店”(bookstore)改为book-handlery(管理图书的地方)。

还有,作者解释了书商提供文具,而且有固定的摊位,开始被称为“坐商”(stationarii),从而演变为“文具店”(stationery)的情况。

有意思的是,该书第8章的插图,还介绍了北京的万圣书园、上海的季风书园和上海的一介书屋,看上去是译者的个人喜好。季风书园是一家很有感觉的书店,就在上海地铁一号线陕西南路站的东北出口内,我回家的时候经过就会进去看一下,有一次还见到了我翻译的《知识的拱门》,就在店门口放着。

读了这本书,我想起中国书业最初发展的时候,从事这个行业的老员工都是这样的爱书人,有着对图书的特殊爱好和职业敏感。我们从沈昌文先生的《知道》和《书商的旧梦》里,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

我所接触过的国家图书馆已故的老员工文国瑞先生和刘庆平先生,都是书店出身的。原北京市外文书店的孔、崔二经理,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都是从做学徒开始的。他们不是学者,但是都爱书,所以都做得很成功。在中国图书馆界,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陈远焕老师也是典型的书痴。

那天晚上,与陈体仁先生聊起了图书行业的事情,他很感慨。他说,他翻译那本书的初衷,是想让国内的图书馆员和书商建立起职业感。可悲的是书商和图书馆员都不爱书了,把职业等同于谋生。

这不能不说是书业和图书馆事业的悲哀,但是难道这是独立现象吗?现在,教师、医生、律师等职业,不都是用来谋生、牟利甚至升迁的吗?在现代社会里,如果把职业当成事业,那么即便不自己牺牲,也会被别人视为另类。

网友有若干评论:

·“不可否认,还是有人以读书为上,有精神追求的,但只能是少数。于绝大部分人,仓廪实方可知礼节,首要是找到糊口的工作,努力先让物质生活好起来。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独图书馆。”(木头在哪)

·“图书馆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谋生的职业,而不是毫无生存之忧的精神家园,这与爱书无关,更与学识无关啊。”(二十楼风景)

记得在大学里读过毛姆的书《书与你》,对我的影响很大,也是我爱书情结的一个源头。毛姆的书我大多数读过,现在还是想再读一遍那本小书。

碰巧最近开始抽空读3年前一个英国人送给我的《绝版和赢利:20世纪英国善本和二手书业史》。该书由20名作者联合写成,精装本,400多页,介绍了旧书业如何获取旧书,如何销售旧书,如何创造时尚和提高品位,并介绍了历史上一些有特点的人物。该书受英国古旧书店协会委托编辑出版,以纪念其成立100周年。在这百年间,英国古旧书店走向辉煌,但也似乎出现了衰落的迹象。

很遗憾的是,关于古旧书店,在中国似乎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更没有这样系统的研究。书痴没有存在的土壤。

《书店的灯光》原书名“Yellow-Lightedbookshop”意思是“黄色灯光下的书店”,大概是表示书店里那种安静的氛围。在信息时代,印刷型图书面临电子书的冲击,实体书店受到网上书店的冲击,传统书店的生存出现了危机。我们不禁想到,书店的黄昏是否已经到来?书痴是否还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未来的书痴是否就是极客(Geek)呢?


《图书馆报》(China Library Weekly),2011年3月25日(第060期,总第182期),第A11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126)


转上一层 / Back to the Previous Level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