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顾犇的笔名是“书蠹精”,在馆界鼎鼎大名。他勤于写作,兴趣广泛,常在博客上分享工作心得,摄影生活瞬间,闲谈音乐心得。
本报记者近期转发了他写图书馆人陈远焕一文,他认为图书馆多一些像陈师一般将采访工作做到极致和痴迷,甚至可被视作有“强迫症”的患者,图书馆事业就有希望。
文章所记引发学人讨论,向陈师学习,既是自勉,亦是共勉。在今年春季馆配会期间,我们特别就文中所记和国内外资源建设情况,对他进行了采访,让我们听听他的看法。
□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3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是如何为图书馆界发声的?
■我很荣幸能当选政协委员,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图书馆员的荣誉,更是一分沉甸甸的责任。我从事了30多年的图书馆采编工作,深知图书馆工作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我熟悉图书馆界,了解出版行业,关注对外交流。我将继续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内发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现下国内对国外资源以及数字数据库的采购,有哪些现象值得关注?您有哪些采访建议?
■人类文明的发展潮流不可阻挡,不是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印本资源的重要性,也要理性看待数字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纸张是人类知识的重要载体,但也不可能永远是最重要的载体。我认为目前的数字媒体不是最好的载体,也不是将来最终取代纸张的载体,但总会有一种更好的载体出现。我们要拥抱它们的到来。
□目前许多学术数据库不断涨价,很多高校馆都发生过在经济压力下停订但又续订的情况,您对此怎么看?
■目前的数据库,是学术资源的最便利获得渠道。但是价格不断攀升,令人难以承受。如果数据库商涨价超出图书馆的承受能力,只能选择放弃,所以说各国数据库商也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从国际出版业来看,热爱事业的传统出版家越来越少,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商业化的运作和技术的手段。对于出版社来说,越来越关注产品的销量,而忽视产品的内容,甚至出版社的工作人员,都很少了解自己出版物的内容,这是很令人悲哀的。
作为图书馆采访人员,我们既要满足读者需求,又要在不足的经费内做文章,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您在博客发表的《图书馆里的“强迫症”患者》一文中,写到图书馆人陈远焕住书店的经历,在为其敬业点赞的同时,也说明做图书采访的不易。您自己在采访尤其是外文采访方面,有没有一些心得与馆界诸君分享?
■图书馆采编人员,需要耐得住寂寞。特别是采访人员,除了了解馆藏,还应该有广博的知识面,做杂家。我们这一代,是在老一辈的传帮带下成长起来的。我也想把我们的经验传给后人,我很期待有新一代的采访专家出现。社会的发展,也许不允许传统意义上的杂家继续存在。但是,我相信,图书馆工作,总是需要一批人持之以恒继续做下去,不管采用什么手段,一定要做得比我们更好。
□我无意间听到过您与青年馆员的谈话,虽为只言片语,其言谆谆。图书馆的未来在青年馆员,青年馆员想要快速成长,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
■作为青年,都想快速成长,但实际上,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快速”成长,都需要耐住寂寞,需要坚持。要苦练基本功,不要三心二意,认准一个方向,持之以恒,总会有所成就。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China Publishing & Media Journal),2019年3月15日(第2510、2511期合刊),第11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282)
原文地址: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9-03/15/content_11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