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外文文献采访工作的几个问题

 

■顾 犇(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

  文献采访是图书馆工作之本,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出版媒介发生了变化,出版物传播渠道也随之变化,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数字时代外文文献采访工作的对策。

  首先,文献信息资源载体的变化。如电子学术期刊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图书馆已经逐步取消纸本印刷品的订购,直接订购电子期刊。又如数字报刊的广泛性,大多报社都会自行开发数字版,以便读者阅读和查询等等。这些也让图书是继续存在还是消亡的议题在近年来愈演愈烈,载体变化如此之快,我们仍需作好转型的准备。

  关于数字资源,不同图书馆使用情况也各不相同。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让师生和研究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更加便利,效率更高。而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率一直有待解决。因为公共图书馆既要分析读者的使用行为,还要解决数字资源版权,推广远程服务等问题。这些工作都需要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其次,物流和信息流的方式与过去大为不同。网络信息传播之迅速,物流之便利,为图书馆采访人员带来了机遇,提供了多种选择,同样也带来新的课题,即如何使新的物流形式适应招标采购,如何完成审读工作,如何适应图书馆的财务报销制度等等。

  此外,近年来热门的学术期刊开放获取(OA)期刊也涌现出问题。开放获取不是免费的午餐,制作期刊需要成本,需要有人买单。是从出版社的盈利中补贴,还是从作者身上收费,或者是图书馆买单?这些问题的涌现,使得OA期刊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这需要图书馆考虑资源建设和信息组织的问题,如何用图书馆的经费来采集资源,如何把免费的资源整合到图书馆的发现系统中,如何协调OA资源与印本资源的采购?

  这几年,几大进出口公司都推出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并都开始推广“按需印刷”(POD)业务,但并不是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就有了主动权。其实早在几十前美国UMI公司就提供基于缩微技术的"按需图书",不同的是如今的POD使用数字印刷技术,更便于储存和印刷。当然,POD不仅涉及技术和成本问题,还涉及版权等复杂问题。对于小批量的个性化出版,POD有其明显的优势,既能减少物流环节、节约成本、提高供货速度,还能解决图书馆缺刊补藏等工作。但如果POD的电子版权问题解决不了,按需印刷便成为空谈。

  在数字时代,快速发展的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维模式。技术犹如滔滔江水冲击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既然变革是大势所趋,我们就要做好适应的准备。近年来政府重视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机构的经费日益充足,对于图书馆而言,重心已从大学图书馆转到了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该如何做好资源建设,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China Publishing & Media Journal),2016年4月8日(第2255期),第15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282)

原文地址: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6-04/08/content_15_1.htm


转上一层 / Back to the Previous Level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