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法国渊源深厚

本报记者 屈 菡

当地时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前,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事实上,《论语》与法国有很深的渊源。孔子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法国。

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顾犇20年前即对《论语》的海外传播做过研究。“1988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与会代表经过4天的讨论,提出了16条以‘面向21世纪’为主题的结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西方学者对孔子的评价是很高的。”顾犇表示。

《论语》最早的西文版本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它就是拉丁文的《中国哲学家孔子·用拉丁文解释中国人的智慧》,书中附有一段简短的向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致谢词,感谢国王对该书出版的支持。该书的编者之一是刚从中国回来的耶稣会会士柏应理,与他同行的还有刚皈依的年轻中国教徒沈福宗。1684年,柏应理带着这位中国教徒去凡尔赛宫觐见了太阳王路易十四。自然,这一恰当的表示增加了国王对此事的重视。

路易十四对中国人的来访极有兴趣,甚至还让皇太子和太子妃一同来参加会见,并要求客人表演用筷子进膳的方法,当时,食物都被放置在金制的盘子中。国王还饶有兴趣地看了沈福宗的汉字书法,听他用中文念主祷文。作为回报,国王下令打开新近建成的凡尔赛宫花园中的所有喷泉,让中国客人尽情地欣赏。

尽管《中国哲学家孔子·用拉丁文解释中国人的智慧》一书所署的编译者是柏应理和殷铎泽、恩理格、鲁日满这三名耶稣会会士,但是该书的出版事实上只是一个复杂过程的最后阶段。顾犇通过研究史料了解到,在此一个世纪之前,耶稣会会士利玛窦首次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尝试将中国经典翻译成西方文字。利玛窦发现,中国的人才培养开始于《四书》,其中包括《论语》。如果耶稣会传教士不掌握它们,将不会被中国学者认为是知识分子,从而也不可能在他们中间做皈依的工作。于是,利玛窦开始将之粗略地翻译成拉丁文。随后,至少有17名耶稣会会士对此进行了修改和研究,其中有法国人、葡萄牙人、热那亚人、西西里人、比利时人和奥地利人,他们都通晓汉语和拉丁语。

不幸的是,他们的开拓性工作从一开始就很有争议,论战与日俱增。包括编译者在内的一些人认为,中国经典翻译以后不应与基督教教条相背;教会中的一些反对者则认为,这些耶稣会会士正在放弃他们信仰中的基本观点,试图与中国的观点调和,但徒劳无功。

“也许就是因为这一争论,使得《论语》的拉丁文译文没有立即被译成其他欧洲文字,从而更广泛地传播开来。”顾犇说。可以算作《论语》和其他儒家著作译文的有法文版《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箴言》(1688年)和英文版《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箴言——孔子活跃于我们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到来的500年前,本书是该国知识遗产的精华》(1691年)。“但是,这两本书事实上都不是对孔子论述的翻译,它们只是拉丁文版本的概要。尽管书中相当详细地论述了《中庸》和《大学》,但是对于《论语》的处理则很草率。在这些概要中,《论语》被处理成一系列道德说教,没有明确表现出孔子本人的个性。”顾犇表示。

“除了1687年的完整拉丁文版本,要想了解《论语》的精妙之处,只有阿姆斯特丹出版的法文月刊《世界和历史文库》的订阅者了。”顾犇介绍,在该月刊1687年12月这一期,刊登了新教学者让·勒克莱尔的一篇关于《中国哲学家孔子·用拉丁文解释中国人的智慧》的书评,长达68页,十分引人注目。让·勒克莱尔对该书的内容作了细致的概括,并在评论的最后附上了他从拉丁文转译成法文的《论语》中16段译文,还注意涵盖10卷中的各卷,附上拉丁文的译文。让·勒克莱尔对《论语》中所包含的孔子广泛而丰富的思想以及关于孔子生平的信息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他仍持以保留态度,认为耶稣会会士编纂者模糊了孔子论述本身和在同一段落中出现的评注。使让·勒克莱尔感到遗憾的还有,书中没有汉字,使得读者不能区别正文和评论。

《论语》对法国的影响还深入到政治思想领域。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徐忆农在《东亚雕版印刷术的源流与世界历史价值》中曾论及《论语》对法国宪法的影响。“据著名法国史专家许明龙撰文介绍,《论语》中,孔子先后两次表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学者将这条箴言所表述的思想称作道德黄金律。”徐忆农表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1793年和1795年法国宪法中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法国的1793年宪法包括《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和正文,该宣言的第六条全文为:“自由是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准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存在于下述箴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法国1795年宪法所附的《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中,这条箴言再次出现。这个宣言的义务部分第二条全文如下:“人和公民的一切义务均来自下述铭刻在所有人心中的两条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恒施于人。”1793年宪法内关于道德黄金律的文字表述与伏尔泰等人引述的孔子箴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全一致。1795年宪法关于道德黄金律的表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1793年宪法相同。“《圣经》中有意义相近的语句,但与法国宪法中的表述在文字上差距较大。若说这两部宪法中的道德黄金律源自基督教教义,确实令人很难想象,须知,当年的法国革命家都是以激烈反对基督教会著称的。所以,许明龙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两度写入法国宪法,孔子的箴言纵然不是唯一渊源,至少也是重要来源。”徐忆农分析。

20年前,顾犇在研究《论语》的海外版本时就已经看到,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语言都有自己的《论语》译本,他当时就坚信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论语》一定会有更多的版本问世,今后的译本也一定会越来越全面而准确地诠释孔子这位先哲的伟大思想。如今从《论语》在法国以及世界的受欢迎程度来看,他当初的判断得到了印证。


《中国文化报》2019年3月29日第2版。

原文地址:http://epaper.ccdy.cn/html/2019-03/29/content_257090.htm


转上一层 / Back to the Previous Level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