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中酝酿变革
《图书馆专刊》作为业界惟一的一份纸媒,致力于建立沟通图书馆、馆配商和出版商之间的桥梁。专刊得到众多图书馆界和发行界专家学者们的厚爱,经过3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业界不可或缺的媒体。
岁末年初,万象更新。以自己的视角盘点2006年图书馆界的大事,不仅仅是业界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当然,疏漏之处难免贻笑于方家
第1位 2007年新年峰会
由于深圳图书馆新馆2006年年底正式开馆,吴晞馆长为了烘托气氛,发动了极强的宣传攻势,终于使得原本定在一月份召开的中图学会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提前到2006年年底在深圳举行。按照学会秘书处的安排,2007年新年峰会要在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之前举行,因此,峰会的时间也不得不提前。关于峰会,范并思老师认为,中国图书馆学跨过了一个重要的界碑。笔者认为,通过峰会,学会实现了向协会的成功转型。峰会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第2位 2007年图采会
全称是“全国图书馆新书现货看样采购会”,这是北京图书订货会推出的全新项目。如果说,此前各种类型的图书馆采购会都可以简称“图采会”,而以后,“图采会”恐怕将成为北京图书订货会图采会的专属简称了。
2007年的图采会由新华书店总店承办,招展工作已于2006年10月
启动。总店将联合各地新华书店以及民营馆配商邀请近千家图书馆赴会采购,参加图采会的馆配商都由总店邀标产生。在年前的邀标会上,有馆配商提议成立中国馆
配商协会,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刘国辉表示,总店愿意牵头做这项工作。因此,尽管图采会还没有举行,但其对图书馆采购的影响却是全面而深远的,正是在这个意
义上,我们说,图采会将是2007年图书馆界最值得关注的大事之一。
第3位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于2006年10月19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文献集中采购的原则、方式、各种文献集中采购的操作流程等,并且制定了相关招标和采购合同样本。可以说,这是图书馆界规范图书馆市场、反击商业贿赂的重要举措。
以此为基础,中国图书馆学会组
织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了《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者行为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和《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准则是为保证图书馆文献采
访工作者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而制定的行业自律规范,它的贯彻落实,还有赖于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图书馆馆长的具体指导、图书馆学协会组织的引
导激励、图书馆间的积极合作以及全社会的监督与支持。
虽然,指南与准则不是法律,但标志着图书馆界向行业自律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4位 中文成为IFLA工作语言
将中文作为国际图联工作语言是中国图书馆界期盼已久的事情。经过中国图书馆界长期争取和不懈努力,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从2006年韩国首尔国际图联大会开始,正式增加中文作为国际图联工作语言。大会期间,增设了中文同声传译服务,出版了《国际图联大会快报》中文版,并免费向参会代表散发。
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的这一举措
表明了国际图联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关注与重视,同时也是中国图书馆界在国际图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一个标志,此举必将加强中国图书馆界与国际图
联和世界各国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对于中国的图书馆界来说,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无疑,中国图书馆界今后将以更加主动和积极的姿态配合国家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使中国图书馆界能够在世界同仁面前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主张和学术观点;同时,国际图联也会成为让世界图书馆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第5位 2006年度优秀馆配商评选
随着图书馆馆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造成了图书馆与馆配商之间关系紧张,严重阻碍和制约了图书馆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症结有许多,但关键是规范和规模问题。
从全国图书馆馆配商中筛选出那些诚信经营、管理规范和具有强大销售能力的图书馆馆配商,不仅能够帮助图书馆采购到优秀的图书,同时有助于扩大馆配商的市场份额,提升其品牌,从而共同推进图书馆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繁荣兴旺。
基于为图书馆严把图书质量关,推进“呼唤优秀馆配商,倡导诚信经营”的理念,《新华书目报》于2006年9月份正式启动“年度馆配商”评选活动。对“年度馆配商”的提名和评选,不仅将使优秀馆配商脱颖而出,而且将对渠道整合和行业规范起到促进作用。目前,优秀馆配商评选已经结束,有20家馆配商当选2006年度优秀馆配商,本报将在2007年1月11日下午图采会高峰论坛上,对这20家馆配商进行隆重的颁奖和授牌。
第6位 2006年中图学会昆明年会
2006年中图学会年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主题为“图书馆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乍一看,这一主题有点应时应景,但是年会并没有做表面文章,一味地“歌功颂德”,而是把议题落到了实处。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詹福瑞认为,这契合了图书馆界的现实要求和精神需求。
年会有8个分会场,其中有4个为企业所举办,这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次。而且,举办这4个
分会场的企业应学会的要求,一改过去急功近利的做法,基本上没有过多地宣传自己的产品,而是站在整个图书馆行业的高度,充分表达了企业与图书馆在共建和谐
社会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再比较一下近三届年会出版社的宣传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出版社已经摈弃了在其他展会上惯用的宣传形式,开始根据年会的特
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从而实现了与图书馆的真正对接。
第7位 “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志愿者行动
如果要评选2006年图书馆界最令人感动的事件,则非“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志愿者行动莫属。在2006年中图学会年会闭幕式上举行了志愿者行动隆重的壮行和授旗仪式,之后首批26名志愿者分赴湖南衡阳、陕西榆林、黑龙江牡丹江三个培训点。
组织较大规模的专家志愿者行
动,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一位参加志愿者行动培训的图书馆代表说,中图学会组织的这次志愿者行动,已在基层公共图书馆馆长中掀起巨大波澜。
随着培训的结束和馆长们新一轮基层图书馆工作创新实践的开始,志愿者行动所代表的自律、自助、自强的精神,必将深深植根于广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土壤,长成
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第8位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2006年上半年,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制定该条例之前,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版权局曾广泛向图书馆界、出版发行界征求意见,条例初稿中第4条和第6条涉及到了图书馆的豁免权,图书馆界简称“四六条”。
过去由于图书馆界在《著作权法》修订时的缺位,修订后的《著作权法》(现行《著作权法》)中,图书馆没有任何豁免权,给推广和普及阅读带来了很大障碍,可谓是图书馆界的一次刻骨铭心的惨痛教训。所以对于国务院制定相关条例,图书馆界投入的热情非常之高,先是在中图学会2005年年会上向社会公开发表声明,接着组织一套班子全面介入到《条例》的制定工作中去,及时地向国家相关立法部门传达自己的声音,最后形成“四六条”的初稿。
条例最终文本,给了图书馆有条件地自行数字化某些馆藏资源并在馆内提供利用的权利;原“四六条”中的“六”,即图书馆馆外传播的法定许可权被取消。尽管如此,图书馆界仍然争取到了适当的豁免权。参与条例的制定,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图书馆界法律意识的觉醒。
第9位 4·23世界读书日
2006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比往年更受到关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联合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委,共同向社会提出倡议,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为响应这一倡议,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在4月23日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举办了“世界读书日”系列宣传活动,近千人参与了捐赠图书活动。
为使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能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可持续地进行,中国图书馆学会特组织了全国文化界、出版界、图书馆界和媒体的有识之士,共同组成“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也于4月23日在广东东莞正式召开。该委员会由6个分委员会组成:专家委员会、阅读文化研究委员会、推荐书目委员会、家庭藏书读书委员会、图书馆与社会阅读委员会、媒体与社会阅读委员会。
第10位 第一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
编目规则的统一,一直是图书馆界的愿望。非常遗憾的是,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和CALIS这两大系统的编目规则的制定者们,更多地考虑了自己的利益,而很少去考虑用户在使用这些规则上的便利性。图书馆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特别是两大系统的成员馆,他们都希望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与CALIS能够消除分歧,统一规则。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第一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于2006年4月23日~24日在武汉召开。本报作为协办媒体,对会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报道,并在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正是受了此次会议的影响,中国图书馆学会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06年11月17日~18日
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会议以纪要的方式,发布专业委员会讨论后形成的意见与建议,形成的共识及相关建议将有可能在国家编目标准的最后文本中予以采纳。会后,
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还组织部分专家起草了一份有关我国文献编目的原则声明,作为推动文献编目领域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依据。